从代工厂到单类目霸主:中国品牌WORX如何切下全球60%市场?

作者: 跨境老李日期:06-27 09:50浏览量:2164

近日,凯度发布《2025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》榜单,WORX再次入榜,位列第26位。这个在国内还略显低调的品牌,早已在欧美的后院掀起一场“绿色革命”——来自苏州的割草机器人,正在悄然重塑全球电动工具行业的版图。

WORX不仅打破了“中国制造=廉价代工”的固有认知,更以技术与品牌双轮驱动,在细分品类中成长为全球市场的霸主。

1.从代工到品牌:一场自我革命的突围

1994年,高振东在苏州一间公寓里创立了宝时得(WORX母公司),最初以为国际大牌如博世、百得等代工电动工具起家,一度跻身行业头部。但1997年,百得在苏州自建工厂,令高振东意识到:代工终究是别人的游戏,必须转向品牌才能掌握主动权。

2004年,宝时得正式启动品牌化转型,砍掉部分代工业务,推出自主品牌WORX,首发产品为GT电动草坪修剪机。虽然初期受制于渠道与品牌认知,WORX很难摆脱“廉价贴牌”的标签。

直到2007年,他们果断转向电视购物渠道(DRTV),凭一则广告,单品销量达到31.3万台,GT系列登顶亚马逊品类榜首,WORX也在欧美市场打响了第一枪。

2.技术突围:从用户痛点切入的创新路径

WORX的产品线进化史,其实就是一部用户需求驱动的创新史:

·动力革新:率先推出无线充电式割草机,解决汽油机污染大、有线机受限多的问题。

·智能升级:推出搭载AI路径规划与障碍识别技术的Landroid机器人,实现全自动智能割草。

·平台化布局:打造Power Share锂电共享平台,实现一块电池通用100多款工具,提升用户粘性。

他们还因地制宜,定制本地化产品方案:

*为俄罗斯开发-30℃抗冻设备

*为德国市场推出高能效无刷电机

*针对欧美庭院文化,开发可旋转头部割草机等“场景利器”

成果显著——据GfK数据,2023-2024年,WORX智能割草机已连续两年全球市占率第一。

3.全球化打法:三大引擎推动市场渗透

✅ 渠道立体化

自建官网 worx.com 贡献30%直流流量,月访问量达152.5万(2025年5月)。

同步布局亚马逊、Wayfair等电商平台及Lowe’s、Home Depot等线下渠道,实现线上线下闭环。

 ✅ 本地化运营

 美德等地建10万㎡海外仓,提升交付效率。

80%网站流量来自品牌关键词,说明认知度强。

支持20+本地支付方式,极大优化用户体验。

✅ 供应链硬实力

借力中国电动工具产业集群(占全球产量80%),新品研发周期缩短30%。

 高压清洗机等品类从设计到上市仅需行业平均时间的一半。

4.社交媒体上的“工具破圈术”

传统品牌还在买硬广,WORX早已玩转社交裂变:

·粉丝裂变:Facebook定期举办GIVEAWAY抽奖活动,帖文互动量是平日内容的15倍,建立13万+活跃粉丝池。

·达人带货:与小达人 @buycabinetstoday 合作展示电钻操作场景,单条视频超410万播放。

·跨界营销:携手美妆达人@fx\_freak(170万粉),用喷枪创作艺术妆容,单条视频吸粉超10万。

WorxTools 相关话题在TikTok总播放已突破1700万,电动工具也可以很潮流。

5.重构行业格局:WORX的“未来战场”

WORX的崛起,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胜利,更是中国制造从“价格战”转向“价值战”的缩影:

 ·资本加持:2023年获宁德时代与小鹏旗下星航资本联合投资超2.5亿美元,加码AI与机器人技术。

·行业带动:带动九号公司、科沃斯等中企加入割草机器人赛道,推动供应链国产化。

·全球抗风险:尽管面临美方25%关税挑战,WORX凭借90%以上营收来自欧洲市场,稳住基本盘,并以技术附加值抵御风险。

正如商业顾问霍虹屹所言:“产品力决定能卖多少,品牌力决定能卖多久。”

20年前,高振东靠一把电动起子打天下;20年后,WORX的割草机器人正静静穿梭在慕尼黑别墅的草坪上。

它切割的不仅是草坪,更是全球用户对“中国制造”的旧认知。当品牌从“制造更便宜”走向“创造更价值”,它也在用事实证明:中国品牌不仅能“做得好”,也能“卖得久”。

相关标签:

精选报告

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