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亚马逊秋促遇冷
2025年亚马逊秋季大促于10月7日至8日全面开启,横跨美、英、德等16个核心站点,日本站更是提前至10月4日开跑,部分站点促销战线拉长至13日,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旺季开局,却让不少卖家尝尽了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滋味。
从卖家反馈来看,场面似乎在哪见过,单量没爆,ACOS爆了;单量涨了,利润却变少了;比爆单先来的,是燃烧的广告费。今年秋促和夏促的结果相似得让卖家心碎:“单还没有爆,ACOS先爆了。”“小卖家真的成为大促的炮灰了,上一个大促也这样。”“欧洲站和英国站太惨淡,单量比平时还差,寄托在美国站了。”“广告销售额比之前还要少,广告费用却很高,ACOS已经357%了。”“单量涨了,但是笑不出来,广告烧钱利润还低,怕是两天都回不了这一百刀。”
“卖得多、赚得少”的利润焦虑,是卖家们对平台流量分配、广告机制、以及“促销是否真的带动消费”的集体质疑。
02
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
今年,不少卖家明显感受到,亚马逊的大促,越来越没有爆单的感觉了,根源或许不是卖家运营失误,而是行业竞争加剧与跨境环境剧变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首当其冲的,是流量格局变了。亚马逊站内的广告“内卷”已到了白热化阶段:头部品牌与重投广告的大卖凭借资金优势,牢牢占据了核心流量;中小卖家即便咬牙加价投放,换来的往往只是"高曝光、低转化"的尴尬局面。
此前,为破解站内流量紧张的困局,亚马逊近期在非美国市场,包括加拿大及欧洲多国,英国站点等,局部恢复了与谷歌广告的合作投放,试图通过站外引流补位,作为核心市场的美区至今未恢复合作。从卖家反馈来看,整体投放量仍然有限。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信号已然清晰:亚马逊的自然流量增长已触顶,跨境卖家想要分到流量,不仅要在站内“拼价”,还得承担站外“买量”的额外成本;最终陷入“流量更贵、转化更低、触达买家更少”的恶性循环。其次,是促销节奏的密集重合。从Prime Day到返校季,再到此次秋促,密集的促销节点让卖家几乎没有喘息空间——前期备货、流量投放已消耗大量精力,到了秋促阶段,不少卖家早已陷入库存见底、营销预算也濒临告急的困境。
而对于消费者而言,在前期促销中已完成主要采购计划,秋促很难再掀起新的购买热情。更棘手的是,亚马逊秋促还与其他跨境平台的大促“撞了车”:比如Temu美国站的黑色星期五大促从10月9日启动预热,足足覆盖51天;
最后,消费市场的降温也让秋促的价格刺激失了效。以美国市场为例,普华永道《2025假日季展望》报告显示,受通胀、关税不确定性以及生活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,消费者预计节日支出较2024年平均下降5%,为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明显回落;其中礼品类支出降幅更是达到11%。调研数据还显示,84%的消费者计划未来六个月缩减总体开支,服装、大件商品成为首要缩减领域。这不仅意味着整体消费需求收缩,更对卖家的市场洞察能力提出考验。
咨询热线:400-666-9515
地址:济南市历下区创博数字产业园10F
来源:网络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精选报告
联系客服
7×24h商务咨询热线: 400-666-9515
想了解更多?
扫码关注,随时互动!
扫一扫下载蓝海跨境APP~